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装修验收的具体标准的步骤和重
验收隐蔽工程专家为你解惑
工程监理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开
建筑工程竣工文件质量全过程的
公路工程决算难点问题分析
家装竣工验收的四个步骤
竣工验收后的工作
移交验收的角度如何处理工程项
如何做好施工项目收尾工作
项目管理技巧新探之“软技巧”
家装中不容忽视的N个验收问题
关于政府采购项目验收的相关规
如果需要提出前竣工,应如何办
项目验收工作应如何组织?
建设工程项目收尾的一些体会
浅谈建设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工作
也谈混凝土强度的验收与评定
怎样才能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移
关于装饰装修建筑工程项目竣工
项目结束阶段PM要做好三项工作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企业管理 >> 管理体系 >> 正文
高层建筑的消防管理
作者:佚名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5-15 12:13:11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高层建筑日趋增多,严格的防火设计,先进的自动消防系统,使高层建筑的防火、灭火技术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这样高层建筑的消防工作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呢?我们知道再先进的设备也需要有人去管理和操作,事实证明,消防设施得不到良好的维护管理,安全制度不落实,干部、职工防火意识淡薄,火险隐患就依然消除不了。违章用火、用电等原因,仍是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因此,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因素还是人的因素和管理的因素,本文就如何做好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管理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严格高层民用建筑消防设计建审工作和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高层建筑消防设计的建审和施工是否符合消防规范,把好这一关不但可以减少火灾隐患,还可为今后安全使用提供保障,其主要工作有:

  1、设置防烟楼梯或封闭式楼梯,这样既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又阻止了火灾蔓延。管道井和电缆井等竖向井道,都是拔姻火的通道。为了更有效地阻止火势向上层蔓延,必须采取分隔(每隔一般为2~3层)措施,按要求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材料封堵。管道井或检查井要设丙级防火门。

  2、应急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应为不燃烧体,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00h,走廊等公共活动部分的吊顶应为不燃烧体,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0.25h,墙面和地面的装饰材料应采用不燃或难燃烧材料。如果疏散走道为钢结构楼或钢结构承重,其钢结构表面应喷涂钢结构膨胀防火涂料。

  3、高层建筑有玻璃幕墙的设置要求是:窗间墙、窗槛墙的填充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无窗间墙和窗槛墙的玻璃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高度不低于0.8m的不燃烧实体裙墙,玻璃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严密填实。对于楼内无排烟设施的玻璃幕墙每层要做活动窗,面积不小于3m2。

  4、楼内通风管道、空气调节系统,横向应按每个防火分区设置,竖向不宜超过五层,垂直风管应设在管井内,风管道在穿越防火分区的隔墙处,穿越通风和空气调节机房及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处,穿越楼板处,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管段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穿越变形缝的两侧等加设防火阀。管道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其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和粘结剂应为不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

  5、对烟气的控制。首先要合理地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500m2,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区。防烟分区一般采用挡烟重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0.5m的梁来划分。同时要严格按要求设计防排烟设施,如防烟楼梯、封闭楼梯、消防电梯、地下室、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重要的房间等都应设排烟设施。

  6、消防用电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配电线路和控制回路宜按防火分区划分。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当采用暗敷设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厚度不宜小于30mm;当采用明敷设时,应采用金属管线槽上涂防火涂料保护。消防用水应有充足的水源,必须满足消防设计水量的要求。

  7、高层建筑工程应严格按照有关消防法规的要求,事先经过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批,抓好施工中的消防管理工作,竣工时须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二)成立消防管理机构,有组织地进行高层建筑的消防管理工作

  高层建筑的消防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业务技术工作,它涉及到干部、职工消防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日常各部门、各单位的协调及组织管理;各类工作人员消防责任制的制定和落实;消防设施的使用、维护、保养等方面。要完成上述任务,从事消防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消防业务和知识及管理能力,没有一个独立的消防管理机构就很难保证工作正常开展和制度措施顺利实施。因此高层建筑的消防工作必须有一个科学的、现代化的消防管理机构。

  消防管理机构的组成,一般是由法人代表领导下的保卫部、消防部、工程部及下属的消防管理员、消防值班员、设备维修员等组成。组成管理形式目前有:法人代表领导下的工程部、保卫部共管体制;法人代表领导下的人、物分开消防管理体制;工程部统管的消防管理体制;法人代表领导消防部体制;这几种组织管理形式各有利弊,经过实践证明高层建筑消防管理采用由法人代表领导下的消防部门的管理体制是较为科学的管理模式,各高层建筑使用单位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三)建立防火规章制度,强化防火安全意识,提高消防管理水平

  现代化的消防管理是以建立健全的法规制度为标志的,依法办事,依法管理,可以克服工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