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工程项目集中采购方式的探讨
项目管理九大知识体系之:采购
大型乙烯项目设备全过程检验监
采购代理:三层次消除项目管理
PMBOK之项目采购管理学习
项目采购管理之合同行政管理
采购管理--工程总承包项目成功
项目管理理论中关于软件项目外
对信息化项目分包商选择与管理
论信息系统项目的采购管理
浅议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文化建设
项目文化建设的实施障碍及对策
从文化建设向文化管理迈进
总承包管理在共建共享通信基站
国际工程项目架子队建设与管理
广东水利工程总承包工程变更与
通信设计企业拓展工程总承包的
浅谈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措
基于EPC模式的大型石化工程项目
浅议项目管理的冲突来源及其应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企业管理 >> 管理体系 >> 正文
项目中的跨文化差异管理研究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10-12 11:07:07

  图1 针对刺激词“参加”的联想组合分析结果

  通过研究得出了三个主要结论。首先,两组回答者写出的关联词重叠部分并不多。第二,对于每个刺激词,美国人通常写出的关联词比俄罗斯人多。第三,美国人倾向于“向下看”至细节方面,寻找有真正含义的词,而俄罗斯人则倾向于“向上看”,得出更为概括性的范畴。这项研究得出的数据显示,欧洲人擅长于寻找在特定语境或更大范畴内的含义,而美国人则喜欢寻找细节和特定应用中的含义。这种思维差异解释了为什么基本理论在欧洲比在美国更受欢迎的原因。 这两种确立含义的不同方式也引起了在标准、政策和实践方面的差异。

  这一现象与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包括:1)变更管理 ——识别“时间”、“计划”、“控制”等因素对不同文化群体的不同意义有助于达成共识,2) 冲突管理 —— 理解语言背后的心理表征能够改善交流效果,并有助于满足潜在需求;3) 知识管理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促进创新、知识传递和扩散。这一现象对交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项目管理中其他领域的影响也值得仔细分析。聚合型和发散型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理论在当前跨文化管理教材中并不常见。但是,笔者发现这种差异在关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讨论中出现地相当频繁。无论是聚合型思维还是发散型思维,在项目领导、机遇追求或问题解决过程中,都不能简单地使用其中的一种。比如说,在项目的设计阶段,项目团队需要发散型思维来得出更多的可能性,并充分发挥创造力。一旦项目团队决定开始行动,那么他们就必须从很多观点中选取一个可行的项目计划。在这一阶段中,就需要运用聚合型思维。

  跨文化项目团队的激励和培训

  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文化差异会对激励和培训过程形成额外的误解和难度。西方和非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对激励和培训有很大的影响。图例 2 展示了文化价值观会发生碰撞冲突的区域,其中可能会对项目结果产生负面影响的区域用负号(-)表示。

  

  图2 西方和非西方文化之间的价值观差异

  Youker 列举了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期间,在中国教授项目管理课程时的一个例子。他表示“在课堂上要学生回答问题很困难。他们所处的文化认为个人不应该做出头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组织小组讨论,并指定一个人做发言人。这种方式十分奏效,因为这符合他们的文化。20 年后的现在,我发现中国文化的这个领域已经发生了变化。”他指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大家庭体系是整个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他表示“在不确定性极高的环境中,大家庭体系是一种极好的社会安全体系。但是它也是阻碍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障碍。这种体系使得商业资本的积累十分困难。它还会导致任人唯亲作风,阻碍行政事务系统的正常发展。”

  对国际项目管理的意义

  项目团队分享他们所在社会和组织的文化。项目管理技巧和培训主要是在个人主义国家发展,而作为其基础的文化预设则可能与集体主义国家的文化并不相同。项目管理技能包括交流和表现管理。但是,当管理包含来自集体主义社会的成员的团队时,直接与他们公然地讨论个人的表现或能力会让他们感到是一种不可接受的丢脸事情。这种社会通常会采用更微妙、更间接的方式进行反馈交流,例如通过一种常用的方式进行传达,或者通过双方信任的中间人口头传达。项目经理圈子

  在集体主义/特殊主义/共产主义文化中,人们更注重鉴于各种关系而应自行履行的义务。而在个人主义/普遍主义文化中,法律和社会规范则凌驾于友谊之上。亚洲商业领域中关系的概念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在这些社会中极其重要。这是集体主义、长期取向和家长式作风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人的关系资本可以延续他的一生,而且不会出于短期、底线等原因而遭到破坏。Trompenaars和Hampden-Turner 则提出了成就和先赋身份之间的区别。成就是指根据个人达到的成就来对其加以判断。而先赋则是指基于生世、亲属关系、性别或年龄或个人的关系和教育经历而获得的身份。在成就文化中,最先提出的问题会是“你所学的专业是什么?”,而在先赋文化中,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